当年瑞节庆虹流,冷落如今阅几秋。
鼓腹遗民犹诧说,攀髯诸老更谁留。
玉梅枝上春长在,金粟堆边云正愁。
追记鹄袍陪拜日,晓风黄伞望宸旒。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诗人对往事的感怀。“瑞节”指元旦,古人以正月初一为岁首,故称“元日”,又因皇帝即位或改元而设,所以又称“正旦”。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甲寅年(1404)十月十九日重游旧地时所感怀的事。
【答案】
当年瑞节庆虹流,冷落如今阅几秋。
鼓腹遗民犹诧说,攀髯诸老更谁留。
玉梅枝上春长在,金粟堆边云正愁。
追记鹄袍陪拜日,晓风黄伞望宸旒。
注释:
往日。瑞节:吉祥的节日。祥瑞之节,即元日。庆虹:庆祝元日之景。虹,天上彩虹,古人认为天开明,则雨露降,万物生,故用庆虹象征吉祥之意。流:流传、流行。冷落:冷落冷落。几秋:几个秋天。鼓腹:饱肚子,指太平盛世。遗民:指那些没有做官的人。诧:惊讶,诧异。攀髯:捋须,形容老人的容貌。诸老:各位老者。玉梅:玉树梅花。枝上春:梅花枝头春意浓。玉梅枝上春长在,比喻太平盛世永存。金粟堆:黄金堆积成的山堆。堆边:指堆山。云:云雾。正愁:忧愁。追记:回想、回忆。鹄袍:官服。鹄形,像鹄鸟一样的形状,这里指官员的样子。陪拜:陪同君主行朝礼。拜日:古代以朔日祭日,以寅月祭月,所以有拜日之说。宸旒:天子的车驾。宸,帝王居住的地方;旒,帝王车驾上的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