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道难言不著书,但知日用是根株。
当筵自昔倾龙象,嗣法何人识马驹。
六学即今皆剿说,一齐孤立可长吁。
犀斜南谷穷愁骨,仙境能谈旧事无。
解析与注释:
第一句
- 艾轩先生: 此诗的作者,名字未明,可能是一位隐士或学者。
- 为道难言不著书: 表达对道的追求难以用言语表达,因此选择了不著述。
- 但知日用是根株: 认识到日常生活就是修身养性的根基。
第二句
- 当筵自昔倾龙象: 在宴会上,自古就有人推崇龙和象这样的吉祥象征。
- 嗣法何人识马驹: 谁是能够继承这些传统并识别出马驹(比喻新思想、新方法的人)。
第三句
- 六学即今皆剿说: 现在的学问都趋于形式化,没有真正的创新。
- 一齐孤立可长吁: 在这种风气之下,只有通过孤立自己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第四句
- 犀斜南谷穷愁骨: 形容诗人身处偏僻、贫困之地。
- 仙境能谈旧事无: 在这样的地方,可以谈论过去的事情而不会感到尴尬。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一位隐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传统的批判。诗人以“艾轩先生”自称,表达了他对传统道德和知识的敬仰。然而,他也看到了当前社会对传统思想的忽视和形式化的教育,这使他感到孤独和无助。他选择在僻静的地方生活,以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身处困境,他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因为他知道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能谈论过去而不受嘲笑。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使得他在面对挑战时显得更加坚定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