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醉吟翁颇似痴,当仁一见却无疑。
但寻来处知归处,莫把迷时待悟时。
风过更看云不尽,潮生长与月相随。
海山此趣谁能会,也是禅关也是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
- 白醉吟翁颇似痴,当仁一见却无疑。
- 这句诗的意思是形容一个醉酒吟诗的老者(“吟翁”),他的行为看似有些痴傻,但当遇到正义之事时,他立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当仁一见却无疑”)。
- 但寻来处知归处,莫把迷时待悟时。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寻找事情的起源和归宿时,不要等到迷茫的时候才去思考如何理解(“莫把迷时待悟时”);而是要积极地去探索,及时地找到答案(“但寻来处知归处”),以避免不必要的迷茫和等待。
- 风过更看云不尽,潮生长与月相随。
- 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风吹过后(“风过”)、天空中的云彩也看不到尽头(“云不尽”),但是海浪的生长(“潮生长”)以及月亮(“月相随”)始终伴随我们左右。
- 海山此趣谁能会,也是禅关也是诗。
- 这句诗的意思是探讨“海山之趣”这一主题,无论是修行的禅宗(“禅关”)还是诗歌(“诗”),都是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和领悟。
译文:
白醉吟翁颇似痴,当仁一见却无疑。
寻找源流知归途,莫待迷茫待明理。
风吹过后看云尽,潮长月圆伴我行。
海山之美谁能识,禅诗皆为求真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吟翁、禅关、诗意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修行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其中,“吟翁”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形象,而“禅关”则代表着诗人对于修行之道的探索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