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玄功须究意,人间杂念早消除。
才情向老无多许,梦觉何时解一如。
失马塞翁云得马,数车柱史论无车。
浮生宠辱浑闲事,胜负真如射㩉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内容,看作者是如何塑造形象的,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再结合注释,分析运用了什么典故;最后,还要分析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注意要与原诗的内容、情感相符合。
“洛下玄功须究意”,洛下:指洛阳。玄功:道教的深奥的功夫。须:必须。究意:深究。诗人在洛阳隐居时潜心研究道家学说。
“人间杂念早消除”,“人间”指尘世;“杂念”,指尘世间的烦恼和杂事。诗人认为尘世中的杂念应该及早消除。
“才情向老无多许”,“才情”,才能与情趣。“向老”指年纪已大。诗人自认为年岁虽长而才华不足。
“失马塞翁云得马,数车柱史论无车”,这是用两个典故来说明得失成败的道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数车柱史,徒费心机空手归;论无车,比喻没有实际成就。诗人以塞翁失马、柱史论无车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计较得失成败。
“浮生宠辱浑闲事,胜负真如射㩉鱼。”浮生:即浮华的人生,这里指人世间的名利。宠辱:荣辱,指世间的得失。浑闲事:完全无关紧要的事。诗人认为人生在世,名利得失都是浮云,真正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态,不被外物所左右。射㩉鱼,比喻射中目标。诗人认为胜负成败如同射箭一样,不一定都能射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洛阳时所作的一首咏怀诗。诗人在诗中通过自己的身世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薄,以及对人生得失、贫富荣辱的超然态度。
首联:“洛下玄功须究意,人间杂念早消除。”洛阳(今河南洛阳)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也是诗人隐居的地方。他在这里潜心研究道家学说,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同时,他也十分看重人的品德修养,他认为人的品行比什么都重要。
颔联:“才情向老无多许,梦觉何时解一如。”诗人认为虽然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才能不足。诗人还曾梦到自己曾经梦到过一个名叫“一如”的人物,但他醒来后仍然觉得这个人并不真实。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困惑。
颈联:“失马塞翁云得马,数车柱史论无车。”这两句诗用两个典故说明得失成败的道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意思是说即使失去了一匹好马,也可能因此而得到更好的机会。数车柱史,徒费心机空手归;论无车,比喻没有实际成就。这两个典故都表示了诗人对现实的看法。
尾联:“浮生宠辱浑闲事,胜负真如射㩉鱼。”浮生:即浮华的人生,这里指人世间的名利。宠辱:荣辱,指世间的得失。浑闲事:完全无关紧要的事。诗人认为人生在世,名利得失都是浮云,真正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态,不被外物所左右。射㩉鱼,比喻射中目标。诗人认为胜负成败如同射箭一样,不一定都能射中。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薄,以及对人生得失、贫富荣辱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