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
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
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
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别吴帅恕斋

林希逸诗意赏析与翻译

  1. 诗作原文
    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
    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
    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
    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2. 词语释义
  • 学问:指学识和才能,通过深入学习获得的知识。
  • 功深道得民:指在治理民众方面有深厚的造诣。
  • 补处:弥补不足之处,形容政绩突出。
  • 誉俱新:赞誉都更新,形容声誉极佳。
  • 闽岭:福建省的南部地区,这里指福建。
  • 甘泉侍从臣:古代指帝王身边的重要官员,此处指担任帝王身边重要职务。
  • 政剧:政治上遇到困难。
  • 施多:施舍很多,形容恩惠很大。
  • 前贤:古代圣贤,这里泛指前辈。
  • 玉帐:古代帝王的帐篷,常用以比喻高位。
  1. 译文
    深入学问之道,得到百姓的赞誉,虽然只是弥补了不足之处,但是声誉却刷新了。来到福建担任诗书之帅,回到京城担任侍从大臣。面临政治上的困境不辞辛劳,施舍了很多却感觉并不贫穷。历代的英明领袖都被推崇,如今像玉帐这样的高位有多少人?
  2. 赏析
    这首《别吴帅恕斋》是宋代诗人林希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地方长官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生涯的态度和思考。诗中的“学问功深道得民”展现了作者在治理民众方面的卓越能力和深厚学识;“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则体现了作者在官场上的成功和荣耀;“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斗争的艰辛和对施舍的淡然看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文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