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古碑犹在,尘埃半已漫。
骑驴应懒下,逐字细吟看。
钩画雕镌古,虫鱼辨识难。
停鞭攲帽立,缓辔耸肩寒。
应笑修明字,还如援据鞍。
归吟风掠耳,影瘦夕阳残。
诗句释义
1 “看碑不下驴”:指在欣赏古碑时,因为字迹模糊不清而不愿立即离开,选择继续停留。
- “寺古碑犹在”:寺庙古老,但古碑依然存在。
- “尘埃半已漫”:表明灰尘已经覆盖了大部分表面,使得碑文部分难以辨认。
- “骑驴应懒下”:骑着毛驴,因为碑文太难辨认,所以懒得下车细看。
- “逐字细吟看”:仔细地读每一个字,并吟咏着去看。
- “钩画雕镌古”:描述碑上的钩画、雕刻都显得十分古老和精致。
- “虫鱼辨识难”:由于年代久远,连小的虫鱼形状也很难辨认。
- “停鞭攲帽立”:因欣赏而停下马鞭,歪斜帽子站立观看。
- “缓辔耸肩寒”:缓慢地放松缰绳,肩膀因寒冷而僵硬。
- “应笑修明字,还如援据鞍”:可能觉得这些字虽然经过修缮,但依旧难辨,如同古代骑马时需要用鞍具帮助自己上马一样困难。
- “归吟风掠耳,影瘦夕阳残”:回家后继续吟咏着这些难以辨认的碑文,随着秋风的吹拂,身影变得消瘦,夕阳也渐渐西沉。
译文
在寺庙里,我发现了一块古老的碑石,上面的文字已经被灰尘覆盖,几乎无法辨认。骑在驴上的时候,我决定不下车仔细阅读,而是停下来一字一句地慢慢品读。我发现,这些文字中的勾勒和雕刻都非常古老,有些甚至难以分辨出是虫子还是小鱼的形状。我甚至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如何去解读这些古老的文字。当我放慢了速度,试图更好地理解它们时,我感到自己的肩膀被冷风吹得僵硬,仿佛在帮助我理解这些古老的文字。当我回到家中,我仍然不能放下对这些文字的思考,我继续吟唱着我对它们的理解,同时感受到夕阳的余晖逐渐消散。
赏析
本诗通过对古碑的描述和解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和探索精神。诗中不仅描绘了古碑的现状,更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亲身体验和内心独白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情感变化和对历史的深深敬意。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教育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