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似江河去,还闻返朴时。
久藏天下富,不拾道中遗。
行者歌如砥,谁与叹泣岐。
锄金宁弗顾,守剑烈能知。
楚国亡弓在,荆山抵玉嬉。
抱茅嗟薄俗,屋破呼群儿。
诗句释义与译文:
道不拾遗:道路上没有人捡走他人丢失的物品,反映了社会风气的良好。
世似江河去,还闻返朴时:世界如同江河一般不断前行,然而人们也期待回归到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
久藏天下富:长时间积累的财富可能使人变得傲慢和贪婪。
不拾道中遗:尽管道路中有许多遗失的物品,但仍有人选择不捡,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行者歌如砥,谁与叹泣岐:旅行者唱歌如同行走在坚硬的磨石上一样稳定,无人因离别而悲伤流泪。
锄金宁弗顾,守剑烈能知:宁愿放弃珍贵的金子也不忽视手中的宝剑,显示出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楚国亡弓在,荆山抵玉嬉:楚国的丢失了弓箭,但荆山仍然拥有珍贵的玉石。
抱茅嗟薄俗,屋破呼群儿:抱着草席感叹于世俗的轻薄,房屋破旧只能呼唤孩子来帮忙修补。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风貌,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和个人行为的正直。诗中通过对“道不拾遗”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环境,即人们在道德和行为上达到高度的自我约束。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看法,指出虽然人们可能积累了财富,但最终仍应保持谦逊和质朴。通过对比“行者歌如砥”、“谁与叹泣岐”等诗句,诗人强调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应保持乐观和坚强的态度。最后,诗中的“楚、荆”两处典故,既展示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是一首反映社会风貌和个人品格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