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沉沉寂,谁行下岭坳。
寺深明月照,门闭老僧敲。
剥啄林间寺,婵娟云外梢。
山童破幽梦,人影并疏茅。
殿冷存馀篆,窗明待解包。
山虚传谷应,惊鹊亦离巢。

诗句释义

1 深夜沉沉寂 - 描述夜晚的安静与深沉。

  1. 谁行下岭坳 - 询问是谁在这个时候下山。
  2. 寺深明月照 - 描述寺庙位于山深处,月光可以照射到。
  3. 门闭老僧敲 - 描述寺庙关闭,只有和尚在敲门。
  4. 剥啄林间寺 - 形容敲门声音清脆,仿佛是在树林中轻轻敲打。
  5. 婵娟云外梢 - 描述月亮挂在云层之外,像美人的头发一样美丽。
  6. 山童破幽梦 - 描述山中的童子打破了宁静的梦境。
  7. 人影并疏茅 - 描述人影和稀疏的茅草在一起。
  8. 殿冷存馀篆 - 描述殿堂虽然寒冷但有未完全烧尽的香篆痕迹。
  9. 窗明待解包 - 描述窗户明亮,等待打开包裹。
  10. 山虚传谷应 - 描述山间的声音好像山谷传来的回声。
  11. 惊鹊亦离巢 - 描述惊扰的鸟也离开了它们的巢。

译文

深夜里寂静无声,谁在这夜色中下山?
寺庙深处,明亮的月光洒落,老和尚在那里敲门。
轻轻敲打着树林间寺庙的门,美丽的月光照耀着远方。
山中的童子打破了夜晚的平静,影子映在稀疏的茅草之间。
殿堂虽冷却留有余香,窗边明亮等待被开启。
山中空旷传来回音,惊飞的喜鹊也离开了它们温暖的窝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深夜沉沉寂”设置了一个静谧的背景,为后文的描写提供了空间。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谁行下岭坳”、“明月照”、“门闭老僧敲”,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静谧的氛围中。特别是“门闭老僧敲”一句,不仅描绘了僧人的动作,更是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期待的情感。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意象,如“婵娟云外梢”形容月亮的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惊鹊亦离巢”则增添了诗中的动态感,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通过对比“人”与“物”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