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外元无道,抠衣乐圣门。
能因机以悟,不下带而存。
身俯心何愧,腰垂手可扪。
步趋如有见,左右自逢原。
鞶锡殊三褫,绅书味数言。
垂鱼何足羡,愈以训儿孙。
【注释】
不下带道存:不穿腰带,以表示谦逊。道:这里指儒家经典《孝经》。
自外元无道:出自《礼记》,意思是说孔子从小便有志于学习,他从不把学到的知识放在心里,而是经常拿出来复习,所以“自外无道”。
抠衣乐圣门:意思是说孔子很乐意去拜见圣人,所以会穿上衣服去拜访,以示恭敬。
能因机以悟:意思是说能够通过机锋来领悟道理。
不下带而存:意思是说不穿腰带,以表示谦逊。
身俯心何愧:意思是说即使身体弯曲了,但心里没有感到惭愧。
腰垂手可扪:意思是说腰间下垂的地方可以用手摸到。
步趋如有见:意思是走路时,步伐稳健,如同看见一样,表现的是谦虚谨慎的态度。
左右自逢原:意思是说话做事都能够得当,没有失误。
鞶(pán)锡殊三褫(chǐ):意思是说佩戴的印信被夺去三次,形容孔子受到打击很大。
绅(sēn)书:意思是说孔子读书很多。
垂鱼何足羡:意思是说垂钓的人,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并不羡慕,因为他认为君子应安于贫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愈以训儿孙:意思是说孔子用自己一生的遭遇来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诗的前四句主要描写了孔子的谦虚谨慎和高尚品德;后六句则描绘了孔子的生活状况和人生态度。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孔子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