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柱客曾兴刺,斫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注释:祝柱客曾兴刺,斫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译文:
祝柱客曾兴过事,砍掉窗户的史也留下了名字。
我看万物都是相对的,为何上天不叫那些善于发声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第一句“祝柱客曾兴刺”,指的是曾经有一位叫做祝柱的客人,他因为某件事情而起过纷争。这里用“曾”字表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而“兴刺”则是指这件事情引发了争议和纠纷。

第二句“斫窗史亦留名”,这里的“斫窗”可以理解为砍掉窗户的行为。在古代,砍掉窗户被视为一种惩罚,因此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这位客人因为某种行为而被判刑,从而留下了自己的名声。

第三句“我见诸相非相”,这是整首诗的关键一句,也是诗人的主要观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所看到的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凭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仅根据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最后一句“天何不鸣善鸣”,则是诗人对前一句话的进一步发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为什么不让那些善于发声的人发出声音呢?这里的“鸣”可以理解为发声,也可以理解为成就事业。诗人通过这个设问,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独特看法。他认为,有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但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才能和品质,因此他们应该被批评和指责。而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实力的人,应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