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东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兴碑。
谁凿丰碑镇山曲,溪边美人美如玉。
想当歌颂大业时,胸蟠星斗光陆离。
蚕须虿尾更清劲,凛凛襟怀冰雪莹。
水部之文鲁公书,两翁寥寥千载馀。
后来更有黄太史,健笔题诗起翁死。
一派溪流彻底清,溪边镜石坚而明。
我思古人不可见,水石犹作琼瑰声。
朅来名山访遗迹,烟雨凄迷山路湿。
野叟蒙头看打碑,君其问诸水边石。
【注释】
浯溪:即“浯溪三贤祠”所在地,在湖南衡阳市西南20公里的湘江中游。中兴颂:歌颂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大旱时,李泌、裴度、张弘靖等主持祈雨,得雨而治灾之事。丰碑:碑体高大雄伟。蚕须虿尾:喻指文采。凛凛襟怀:形容文章气势磅礴。水部之文鲁公书:指唐朝书法家柳公权所书的《中兴颂》。黄太史:指唐代诗人黄庭坚。健笔:雄健有力的笔法。琼瑰:比喻美好的声音。朅来:忽然来到。野叟蒙头看打碑:指作者突然来到湘江边,看见一块块石碑上刻着的字迹,便用手掩住头发观看。君其问诸水边石:请君向水边的石头请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浯溪碑的五言古诗,通过赞美浯溪碑文的雄健笔力,表达了作者对唐宣宗时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诗的前四句写浯溪碑的壮丽景色。首句点明地点;次句写碑高耸入云,十分壮观;三、四句写碑下美人美如玉,为碑增添了几分色彩。这四句写景,虽未正面描写碑文的内容,但用“十丈”、“美人美如玉”烘托出碑文的雄伟气势,为后四句赞美碑文作了铺垫。
接着六、七两句转入赞颂碑文。前一句赞扬碑文像天空中的星斗那样璀璨夺目;后一句说碑文如同刚长出的蚕茧上的细丝和蝎子尾巴上的尖刺一样,刚劲有力。这两句把碑文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
中间四句写作者看到碑文后的感受。前三句从正面说碑文内容伟大;后一句则从侧面说碑文文字雄健。这样写,使读者对碑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一联写作者对碑文的评价。“一派溪流彻底清”,意思是整个溪流清澈见底,与碑文的意境相通;“镜石坚而明”,意思是山石明亮光洁,与碑文的文笔相映衬。这一联既赞美了浯溪的自然风光,又进一步赞美了碑文的内容。结尾两句,作者由浯溪碑想到了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结构谨严,层次分明,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