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清胜地,江带与山篸。夸娥擘此石罅,不独岭之南。初见仙岩第一,再见砻岩第二,今见淡岩三。丘壑皆有分,品第不须谈。
望前驱,陪后乘,破晴岚。出城一舍而近,峭壁与天参。不使尘埃涴脚,忽觉烟云对面,鹤驭可同骖。杖屦从归去,此乐湘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水调歌头·题清江画眉山寺壁》。

全诗如下:

自古清胜地,江带与山篸。

夸娥擘此石罅,不独岭之南。

初见仙岩第一,再见砻岩第二,今见淡岩三。

丘壑皆有分,品第不须谈。

望前驱,陪后乘,破晴岚。

出城一舍而近,峭壁与天参。

不使尘埃涴脚,忽觉烟云对面,鹤驭可同骖。

杖屦从归去,此乐湘潭。

注释:

  1. 清胜地:风景清新秀丽的地方。
  2. 江带与山篸:江水环绕山峦,山峦被石头割裂。
  3. 夸娥擘此石罅:夸娥女神用神力将这块石头从中间劈开。
  4. 此石罅:这里的“此”指夸娥所劈开的石头。
  5. 不独岭之南:不仅仅是岭南地区。
  6. 仙岩第一:最美丽的山峰。
  7. 砻岩第二:次美丽的山峰。
  8. 淡岩第三:稍差的山峰。
  9. 丘壑皆有分,品第不须谈:山峦起伏,各有特色,不必用排名来评价它们。
  10. 望前驱,陪后乘:看前面的人骑马先行,自己随后跟随。
  11. 破晴岚:突破早晨的云雾。
  12. 一舍而近:离城很近。
  13. 峭壁与天参: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
  14. 不使尘埃涴脚:不要让自己沾染了尘土。
  15. 忽觉烟云对面:忽然感觉好像在对面对着烟雾。
  16. 鹤驭可同骖:和仙鹤一起驾驭着车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诗人以山水作比,描绘了自己对于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自古清胜地”,诗人开篇就表达了自己对于风景秀丽之地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用“江带与山篸”来形容周围环境的美丽,以及山水相依相存的特点。
    接下来的句子“夸娥擘此石罅”,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夸娥女神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不独岭之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丽不仅局限于某个区域,而是整个山区都能感受到。
    “初见仙岩第一”,诗人开始逐一游览各个山峰,并对其分别进行赞美。“再见砻岩第二”,诗人继续游览其他山峰,并对它们也进行了赞美。最后,诗人感叹“今见淡岩第三”,对于最差的山峰也给予了肯定,表明他对各种美景都有独特的见解。
    接下来的两句“望前驱,陪后乘,破晴岚。出城一舍而近,峭壁与天参”,描述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境。他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在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后两句“不使尘埃涴脚,忽觉烟云对面,鹤驭可同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之情。他希望可以摆脱尘世的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他也期待着能够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山水之间,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