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逐浮名,尘埃已倦行。
浩然临绝岸,聊此振烦缨。
世事随波远,吾心自水清。
营营朝市露,谁识孺歌声。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象山主簿时,因游览濯缨亭而发。

“早岁逐浮名,尘埃已倦行”,首句写自己年轻时为追求功名利禄曾四处奔波,如今已厌倦了这种劳碌生涯。这一句是说出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表现了他不随波逐流的人生哲学。

“浩然临绝岸,聊此振烦缨”。次句则写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豁然开朗。“浩然”二字形容心境旷达。他来到绝顶之颠,面对无边的风光,感到心旷神怡。这时,才觉得那烦人的官衔、官印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世事随波远,吾心自水清。”第三句进一步抒写出自己不为尘嚣所累的超然之情。诗人认为世间纷扰纷纷的世俗之事就像水面上的波纹一样,随着波浪远去,最终归于虚无。只有像泉水那样纯洁清明的“吾心”才能保持清澈。

“营营朝市露,谁识孺歌声”。结句写诗人在官场上混迹多年,但人们却不识其真实面目,更不会理解他的高尚情操。这里,诗人用典,以“孺子”喻指自己,说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却如同晨雾中的露水一般,无人能够识得。

全诗以议论起头,后以抒情收尾,中间夹叙夹议,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高洁自守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