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溜抱山急,传觞何太频。
回看野客醉,还笑浊醪醇。
汉曲人方远,兰亭迹已陈。
劳生无足校,酣放即天真。

【注释】

竹闲亭:指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修竹之馆”。

岩溜抱山急,传觞(zāng)何太频:岩上流水急速地奔流而下,我频频举杯畅饮。何太频,意思是喝得太快了。

回看野客醉,还笑浊醪醇:回头看那醉酒的野客,还嘲笑我的酒是浊酒而醇厚。

汉曲人方远,兰亭迹已陈:汉朝人的足迹在很远的地方,兰亭的遗迹也已陈旧。

劳生无足校,酣放即天真:劳苦的生活不值得追求,畅饮就是真性情。

【赏析】

此诗首联二句写宴游胜景,次联三句写饮酒尽兴,末联二句抒写人生态度。全诗写尽了诗人对宴游胜景、美酒佳肴的喜爱,对人生的态度的豁达旷达。

这首诗是写于唐穆宗长庆四年春三月三日(公元824年)重阳节时,当时作者任监察御史里行,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同官。诗人在东都洛阳作《兰亭集序》后,与诸公同游于会稽山阴九里山,又游于兰渚山下的兰亭。诗人以兰亭为题材写了这首七绝。

首句写宴游胜景,点出兰亭。“竹闲”二字点明环境清幽,“亭曲水”,则点出了兰亭的景色。

次句写饮酒尽兴,点出兰亭的情趣。“传觞”两句写宴饮的场面。“何太频”,语出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这里用来表示饮酒之快。“回看”两句写宴饮后的情态。“野客”指会稽山水之美,使人忘归;“浊醪”即浊酒。“还笑”二字写出了诗人对野客的劝酒之意,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浊醪的自喜之情。

末两句写人生态度。“汉曲”两句用汉代风俗,点出兰亭的旧事。“劳生”二句用庄子的话,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无足校”,意思是说世事纷扰,不必去计较它,“酣放”,即尽情欢乐。

全诗写得轻灵飘逸,有如天马行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