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舆穿密竹,度彴过前溪。
霁色烟横野,春声水绕畦。
映山行白鹭,迁木韵黄鹂。
客里贪幽事,归时日已西。

雨后出郊二首

扶舆穿密竹,度彴过前溪。

霁色烟横野,春声水绕畦。

映山行白鹭,迁木韵黄鹂。

客里贪幽事,归时日已西。

【注释】

  1. 扶舆:扶摇(一种云气),指上升之势。
  2. 密竹:茂密的竹林。
  3. 度彴(chè)过前溪:走过小桥,越过小溪。
  4. 霁色(qì sè):雨后的晴朗天气。
  5. 烟横野:云雾弥漫在田野上。
  6. 春声:春天的声音。
  7. 映:照,映入。
  8. 迁木:迁移的树木。
  9. 黄鹂:黄莺。
  10. 客里:旅居他乡的人。
  11. 贪:贪求。
  12. 幽事:隐逸的事情。
  13. 已:已经。
  14. 西:太阳落山的地方。

【赏析】
《雨后出郊二首》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出郊所见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第一首诗:“扶舆穿密竹,度彴过前溪。”

  • 扶舆:扶摇,一种向上的云气,此处比喻上升之势。
  • 穿密竹:穿过茂密的竹子。
  • 度彴(chè):走过小桥,越过小溪。

第二首诗:“霁色烟横野,春声水绕畦。”

  • 霁色:雨后天晴的景色。
  • 烟横野:云雾弥漫在田野上。
  • 春声:春天的声音,可能是鸟鸣或其他自然界的声音。
  • 水绕畦:水流环绕着菜园。

第三首诗:“映山行白鹭,迁木韵黄鹂。”

  • 映山: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 行白鹭:行走的白鹭。
  • 迁木:迁移的树木,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者景观。
  • 韵黄鹂:黄鹂的声音悦耳动听。

第四首诗:“客里贪幽事,归时日已西。”

  • 客里:旅居他乡的人。
  • 贪:贪求。
  • 幽事:隐逸的事情。
  • 归时:回家的时候,这里指的是傍晚时分。
  • 日已西:太阳已经落山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色和声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游历四方、饱览名胜的心情与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