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逢刘颍川,竟夕不向枕。
馀人偶对面,白昼辄欲寝。
生来不耐俗,敢妄作题品。
犹嫌太分明,客至姑与饮。
【注释】
刘颍川:指汉末的刘桢。颖川是地名,这里指代刘桢。竟夕不向枕:竟夜不能入睡。
白昼辄欲寝:白天就想要睡觉。
生来不耐俗:天生不喜欢世俗的人。
敢妄作题品:不敢随便地评价。
犹嫌太分明:还嫌它太过直截了当。
客至姑与饮:有客人来了,姑且陪他喝酒。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中以“我遇刘颍川”一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刘桢的敬慕之情。接着诗人以“竟夕不向枕”和“白昼辄欲寝”两句描述了自己与刘桢相见时的兴奋状态。这种激动的心情一直延续到深夜,诗人才勉强入眠。然而在第二天白天,诗人便想要休息,甚至产生了“生来不耐俗,敢妄作题品”的想法。这表明刘桢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诗人,使诗人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敬意。而诗人也明白自己并不是能够随意评价他人的人,因此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即“犹嫌太分明,客至姑与饮”。这是一种既表达了敬意又保持了距离的态度,既展现了诗人的真诚,又体现了他的谦逊。
整首诗通过描述与刘桢的相遇、相处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生动地展现了两位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时又不失诗意和深度,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