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噪得欢喜,乌鸣得憎嗔。
乌鹊自有口,噪鸣何预人。
乌飞声哑哑,鹊飞声啧啧。
凡鸟从纷纷,未用置肝鬲。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鹊噪得欢喜,乌鸣得憎嗔。
- 注释: 这里的“鹊”指的是喜鹊,“乌”指乌鸦。鹊的叫声通常是喜悦的,而乌鸦则因其颜色或叫声常引起人们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或憎恶。
- 译文: 喜鹊的叫声让人开心,而乌鸦的叫声则让人感到愤怒。
- 乌鹊自有口,噪鸣何预人。
- 注释: “乌鹊自有口”意指乌鸦和喜鹊各自有其独特的叫声,这些叫声与人类无关。
- 译文: 乌鸦和喜鹊都有自己的叫声,这些声音与人类无关。
- 乌飞声哑哑,鹊飞声啧啧。
- 注释: “乌飞声哑哑”描述的是乌鸦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鹊飞声啧啧”描述的是喜鹊飞行时发出的叫声。
- 译文: 乌鸦在飞翔时发出的声音是嘶哑的,而喜鹊在飞翔时发出的声音则是轻快而有节奏的。
- 凡鸟从纷纷,未用置肝鬲。
- 注释: “凡鸟”泛指各种鸟类,而“肝鬲”通常指代内脏器官。这里用来形容乌鸦等普通鸟类的叫声与人类的内脏器官没有直接关联。
- 译文: 所有普通鸟类的叫声都无关紧要,不必过分关注或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喜鹊的欢快叫声和乌鸦的令人厌恶之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声音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拟人化手法,将乌鸦的叫声比作“憎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传达了丰富的感官体验,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即认识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微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