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一年新乐事,万里未归人。
云薄竟悭雪,酒浓先受春。
送寒东作近,惭愧耦耕身。
鞭春微雨
幡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译文:旗帜飘飘的春祭仪式中,细雨飘洒;祭祀时,鼓乐声声伴随着人们的脚步。
注释:幡胜——旗幡,是古代祭祀、朝会等场合用以装饰的标志物。丝丝雨——形容细如丝的雨。笙歌——指吹奏的笙和歌唱的声音。步尘——指走路扬起的尘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祭祀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仪式中的热闹与庄重。诗人以旗帜为引,以笙歌为伴,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气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远方未归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第二联:“一年新乐事,万里未归人。”
鞭春微雨
幡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译文:新的一年又到了,大家都在寻找乐趣,而我却远离家乡,无法参与其中。
注释:鞭春——指春日的祭祀活动。幡胜——旗幡,是古代祭祀、朝会等场合用以装饰的标志物。丝丝雨——形容细如丝的雨。笙歌——指吹奏的笙和歌唱的声音。步尘——指走路扬起的尘土。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对家人团聚的渴望。他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关注着家乡的新春佳节,期待着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然而,由于工作或生活的需要,他无法亲自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人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
第三联:“云薄竟悭雪,酒浓先受春。”
鞭春微雨
幡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译文:天空的云彩厚重,竟然吝啬不下雪花来,只有美酒浓烈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注释:竟——竟然。悭——吝啬。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与人间烟火的交融。首先,“云薄”指的是天空中云层稀薄,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其次,“竟悭雪”则表示云层厚密,似乎有些吝啬不肯降下雪花,增添了一丝诗意;最后,“酒浓先受春”则是指酒香浓郁,仿佛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第四联:“送寒东作近,惭愧耦耕身。”
鞭春微雨
幡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译文:随着寒冬的临近,我即将踏上东去的旅程,心中充满了愧疚与自责。因为我不能像农民一样亲手耕作,而是远离家乡,在外奔波劳碌。
注释:送寒——指冬日的严寒。东作——泛指外出劳作或旅行。耦耕——指夫妻二人共同耕作田地。愧——感到羞愧。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庭责任的责任感。诗人深知农作不易,需要付出辛勤努力才能收获果实。因此,当诗人即将踏上东去的旅程时,内心难免涌起一丝愧疚感。这种情感既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也源于对家庭的责任。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人们的生活场景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家庭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