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渚乘风渡,西山带雾看。
袖单嫌翠薄,杯浅怯金寒。
宿雨收全易,春酲解却难。
且留行色住,重肯过苏端。
【注释】
北渚:指湖中的北岸。石湖:即杭州西湖,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
翠薄:浅绿色的衣襟。
春酲:春天的病酒。酲,醉醒。
苏端:苏味道,唐时宰相。这里是借指杨使君的同僚。
【译文】
乘着风渡过石湖北岸,看西山笼罩着雾气。
衣袖单薄嫌太薄,酒杯浅小怕寒冷。
雨后宿留容易干,春酒消解却难忍。
暂且留下行色住,还肯经过苏味道?
【赏析】
诗写与杨使君泛舟石湖的情景。首联写泛舟石湖北岸,远望石湖之南的山,山色迷蒙,如带雾气;近看湖水之北的岸,岸边柳树摇曳生姿。颔联写舟中饮酒,酒量虽好,但杯小,怕冷;衣服虽然单薄,但无寒意。颈联写舟行途中所遇,宿留容易干,春酒消解却难忍;想留行色不回,还肯经过苏味道?尾联写自己留船不归,还肯经过苏味道?
此诗是诗人与同年杨使君泛舟石湖时的酬答之作。《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二载此诗为“元和八年(813)二月,自毗陵(今江苏无锡)同泛石湖”。据《旧唐书·宰相世系表》,杨炎是杨敬玄之子,杨敬玄曾任宰相,故称杨使君。这首诗应是诗人与杨使君同泛石湖时所作。
此诗前四句写泛舟石湖之所见所感,后两句写留舟之因,最后以留船不归来表达诗人对杨使君的依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