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地锦䙀茁,解衣温玉姿。
来偿食竹债,大胜伏雌炊。
少日羹藜子,老来煨芋师。
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

【注释】:

  1. 堕地锦䙀茁:指竹笋刚出土时,如同锦缎般娇嫩而生机勃勃。
  2. 解衣温玉姿:解开衣襟以温暖竹子的形态。
  3. 来偿食竹债:比喻吃竹笋就像偿还了欠下的饭债一样。
  4. 大胜伏雌炊:胜过用草料喂养的母鸡所生的蛋。伏雌,即野鸡。
  5. 少日羹藜子:少年的时候,吃的是藜菜(一种野菜)。
  6. 老来煨芋师:老年的时候,煮的是芋头。煨,用文火慢慢炖煮,使食物变得软糯。
  7. 盘餐登异味:盘中的食物有各种美味。盘餐,泛指丰盛的饭菜。
  8. 指动已先知:手指一碰就知道是什么滋味。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处士期间,与友人李叔玠同游西湖,并作《次韵谢李叔玠追路送笋》诗赠答之词。全诗以竹笋为题,通过咏物抒怀,借笋喻人,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堕地锦䙀茁,解衣温玉姿”,描写了竹笋刚刚出土时的生机勃勃,犹如锦缎般娇嫩。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绘,将竹笋新生时的娇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颔联“来偿食竹债,大胜伏雌炊”,则进一步将这种新生的生命力与生活中的艰辛对比。这里的“食竹债”指的是吃竹笋,而“伏雌炊”则指的是用草料喂养的母鸡所生的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艰难困苦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颈联“少日羹藜子,老来煨芋师”,则从时间的角度,描述了自己由年少到老年的变化。这里既有对年轻时代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岁月的期待。
    尾联“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这里的“盘餐”指的是丰盛的饭菜,而“登异味”则表示品尝到了各种不同的美食。而“指动已先知”则暗示了诗人对食物味道的敏锐感知能力。
    这首诗以竹笋为题,通过对竹笋的形象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