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熙成霈率滨,罪如猾夏亦维新。
边烽已却来南虏,使节犹烦第一人。
遥想穹庐占汉月,便呼重译布唐春。
单于若问公家世,说与麒麟画老臣。

【注释】:郊庙:指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场所。熙成:太平盛世。霈(pèi)率:恩泽遍及。滨:边陲。猾夏:指不守臣道的夏朝后裔。维:是。新:更新。边烽:边境报警烽火。南虏:指契丹。使节:出使的人。第一人:第一流人物。穹庐:毡帐,这里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汉月:汉朝的月亮,这里比喻契丹国。重译:多次翻译。唐春:唐代的春天。麒麟画老臣:用麒麟为题材的老臣画像,这里暗寓诗人自己的形象。

【赏析】:此诗作于公元948年(后汉天福六年)春,作者因直言敢谏得罪当权者而遭谗被贬,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诗四联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入声韵,平仄相间,朗朗上口。

首联写边地安定,颂扬皇帝的仁德。“郊庙”,即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地方;“熙成”,指太平兴盛。这两句说,陛下圣德如天地一样广大无边,恩惠像水泽一样普降四海,连桀纣那样的暴君也感到惭愧了。

颔联写契丹使者来访的情景。“边烽已却来南虏”,意思是说契丹的边关告急的烽火已经熄灭,因为南方的契丹已经来朝拜了。“使节犹烦第一人”,意思是说出使契丹的使节还多得很呢!但陛下还是特别信任您,派您去出使契丹。“南虏”,指契丹。

颈联写诗人想象中与契丹使者相见的情景。“遥想穹庐占汉月”,意思是说遥想他们那毡帐里仰望着天上的明月,好像要把它占为己有似的。“便呼重译布唐春”,意思是说便叫翻译官向契丹使者报告大唐国今年春天的情况,好让契丹人知道大唐国是一个多么富强的国家啊。

尾联写诗人希望契丹使者能到长安看看,并请契丹使者转达他对朝廷的问候。“单于若问公家世”,意思是说如果契丹使者询问您的出身,就说我是一位麒麟画的老臣。“说与麒麟画老臣”,意思是说把这幅麒麟画给契丹使者看,让他知道大唐有一位麒麟画的老臣。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风格刚健雄壮,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杰出的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