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亭上角巾倾,鼍怒龙吟醉不听。
安得对君浮大白,想应嗤我汗新青。
梦魂舞蝶随春草,时节宾鸿点暮汀。
湖海扁舟须及健,莫教明月照星星。
【注】垂虹亭:在苏州吴江县。周县尉:指周师儒,字公谨,号县尉,有《垂虹桥歌》等诗。
次韵答吴江周县尉饮垂虹见寄:我再次作诗酬谢周县尉的赠言,以酒相邀。
垂虹亭上角巾倾:我头戴方巾,坐在垂虹桥上喝酒。垂虹桥:位于苏州城外的一座桥。
鼍怒龙吟醉不听:听到桥下的大江声如雷鸣,但酒已饮到醉意之中,所以不听这声音。鼍(tuó):大鳄鱼。龙吟:指长江水声。
安得对君浮大白:怎么能够和你一同举杯畅饮呢?对君:指对周县尉。
想应嗤我汗新青:想来一定笑话我喝得脸发红。应:大概。
梦魂舞蝶随春草:我仿佛梦见自己像蝴蝶一样随着春天的草地飞舞。梦魂:比喻梦境中的灵魂。
时节宾鸿点暮汀:燕子飞回的时候正好是傍晚,落在了湖边的沙洲上。时节:指季节。宾鸿:指南来的雁。
湖海扁舟须及健:我渴望有一天能乘着湖海中的小船去远行。扁舟:小舟。
莫教明月照星星:不要使月亮照着你那闪闪发光的银星。莫教:不要。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和好友同游垂虹桥,饮酒赋诗之乐,以及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首句“垂虹桥上角巾倾”,交代了这次出游的原因——垂虹桥。“垂虹桥”在苏州城北,与城西的沧浪亭相对。《晋书·张翰传》:“登广陵郡舍楼,遥望都邑之美,叹曰:‘此岂非召伯、谢公之遗馆邪?’遂命驾而归。”张翰因羡慕古人的隐居生活,辞官归隐。后来他的朋友王献之写信给他说:“吾辈累世南窗下,不睹偃仆羲皇,今子尚作南柯浮图耶?”可见垂虹桥是张翰当年登临的地方。这里用“垂虹桥上”表明诗人和友人的游兴之所。“角巾”即头巾,古代文人雅士常用方巾裹头。次句“鼍怒龙吟醉不听”,描绘了一幅垂虹桥上的壮阔景象。诗人站在桥头,听到江涛汹涌的声音,如同愤怒的鳄鱼怒吼;同时听到水中龙吟般低沉的声音,诗人却已经醉得听不见了,说明他的兴致很高,连酒也喝得忘了。这两句通过夸张、拟人手法把垂虹桥上的雄奇景象写得生动传神。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想象周县尉如果在这里设酒相邀的话,一定会嘲笑自己的酒量太小了。“安得”,何曾;“对君”,面对朋友。“浮大白”,泛指饮酒。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有句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安得”就是没有这样的亲近的人。“对君”,则是说没有这样的人来陪饮。“浮大白”,李白的意思是要独自开怀畅饮,李白所饮的是美酒,所以“浮大白”也是豪饮的意思。诗人虽然喝得醉醺醺的,却并不失态。相反,他反而觉得痛快淋漓,因此说:“安得对君浮大白”。五、六两句写诗人与周县尉的对话。“想应嗤我汗新青”,意思是说周县尉一定会笑话自己喝得脸红得像涂了青色颜料一样。这句诗表面是说周县尉不会喝酒;其实,从上下文来看,周县尉一定是会喝酒的,不然他怎么会有如此豪爽的气概,敢在垂虹桥上邀请诗人饮酒呢!这里的“嗤”字,是讥笑的意思。“想应嗤我”,是对周县尉的赞美,说他真是个豪放洒脱的人,敢于这样大胆地邀请朋友喝酒。“汗新青”是夸张手法,说诗人喝了很多的酒,以致脸色都发青了。七、八两句写诗人与周县尉告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梦魂舞蝶随春草,时节宾鸿点暮汀”,意思是说梦中的我就像蝴蝶一样随风飞舞,随着春天草地的绿意翩翩起舞。“点”通“蘸”。这是写诗人与周县尉分别时的情景。当时正是春天,燕子刚刚归巢,它们飞过湖边沙洲,落下来的时候正好是在黄昏时分。诗人在垂虹桥上送别了周县尉之后,就踏上了回家的路。他想到家乡,不禁想起了周县尉临别赠诗的话,心中不免涌起了一股离愁别绪。“湖海扁舟须及健,莫教明月照星星”,是说我要乘着湖海中的小船去远行。“及健”,赶上健康,这里指及时行动。“莫教”,不要。“明月照星星”,形容月光皎洁。这两句诗是诗人告别周县尉时说的,意思是说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不要等到年迈力衰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去享受人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