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霄碧海眇高鶱,厌直承明却自论。
宝马十年听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
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扎下云根。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丹霄碧海眇高鶱 - 描述天空的颜色为深红,大海的蓝色和远处模糊的景象。”丹霄”指的是红色的天际,”碧海”则是指蓝色的海洋,”眇高鶱”意味着遥远而难以触及。
  2. 厌直承明却自论 - 形容自己并不向往直接面对皇帝,而是选择远离朝廷,专注于自己的学问或研究。”厌直”表示厌倦于直接面对权力中心,”承明”通常指宫殿或朝堂,”自论”则是自我讨论或思考。
  3. 宝马十年听漏箭 - 通过比喻,表达自己在长时间内(十年)静心研究学问或艺术,如同听候在宫廷中的马匹等待命令。这里的”宝马”可能象征着贵重的物品,如书卷,”听漏箭”则是古代计时的一种方式,用漏壶中滴水的声音来计时,这里比喻时间流逝。
  4. 扁舟一雨看潮痕 - 描述了自己乘坐小船在雨中游览时看到水边的痕迹。这里的”扁舟”是小船的意思,”一雨”表明天气多变,”看潮痕”则是观赏水面上的涟漪,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5. 侍臣相忆松门远 - 表达了与同僚们分别后,思念他们的心情。“侍臣”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相忆”表示相互思念,“松门”可能是指一个安静的地方,如山林中的松树林,用来比喻远离了喧嚣的城市生活。
  6. 归客还怜菊径存 - 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归客”指的是回到故乡的人,“怜”是爱惜、怜爱的意思,“菊径”指的是菊花盛开的小径,常用来象征秋天和故乡的美好。
  7. 清润要非山泽相 - 强调自己的追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在于精神的清明与纯净。“清润”指的是清新、滋润,“山泽相”可能是指山野之间的清净和湖泊边的宁静之境。
  8. 又烦一札下云根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又”表示再次或更进一步的意思,“札”在这里可能是书写、记录之意,“云根”可能是指云雾缭绕的山崖之上,暗喻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译文:

丹霄碧海渺无际,厌倦直上承明殿,却自寻论道之学。
宝马十年听漏箭声,扁舟一雨看潮痕。
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
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扎下云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哲学思考。首句“丹霄碧海眇高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天空和广阔无边的大海画面,象征着诗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对远方的向往。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选择远离的权力中心,专注于自己的学问或研究。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视。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个人经历,展现了他的心境变化。从“宝马十年听漏箭”,到“扁舟一雨看潮痕”,再到“侍臣相忆松门远”,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诗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尤其是“扁舟一雨看潮痕”,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里的“清润要非山泽相”,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粹生活的追求,不贪恋物质财富;而“又烦一札下云根”,则是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希望达到一种超越世俗、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