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工酿雪无端密,大块囊风不肯收。
休问巉岩与欹侧,我今弟靡共波流。
野鹰兀兀平沙上,折苇萧萧古渡头。
满眼荒寒底处所,令人肠断五湖舟。
【注释】
过鄱阳湖次游子明韵:经过鄱阳湖时,游子明的诗韵相和。春工酿雪无端密,大块囊风不肯收:春天用功酿雪,没有一点停歇;大自然像巨大的口袋,紧紧地扣在身上不肯松开。“春工”指春天的气候,“酿雪”即下雪,形容春雨连绵不断。“大块”指天空,“囊风”指云层,这里说天空像巨大的口袋紧紧扣住不放,不让云彩散去。休问巉岩与欹侧,我今弟靡共波流:不要管山峦高峻、水波倾斜,我现在要随流水漂流。“巉岩”指山石陡峭,“欹侧”指倾斜,这里比喻山和水。“弟靡”即弟弟。“弟靡共波流”意为不要管山势多么高峻、水波多么湍急,我现在要随水漂流。“弟靡”,同“第靡”。
野鹰兀兀平沙上,折苇萧萧古渡头:野鹰孤零零地栖息在沙滩上,渔妇划桨的声音凄凉萧瑟,仿佛来自古代渡口。“兀兀”同“咄咄”,意思是显得孤独。“折苇萧萧古渡头”中的“折苇”,是打芦苇做的一种筏子用来过河。“萧萧”,形容芦荻随风摇曳的声音。这里用“古渡头”来衬托“萧萧”,写出了渡头的古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怀。“古”字点出渡口的历史久远。
满眼荒寒底处所,令人肠断五湖舟:满眼都是荒凉的景象,让人肝肠寸断。“底处所”即什么地方。“五湖”泛指南方的太湖等五个湖泊。这里指诗人的家乡。“令人肠断五湖舟”意为让诗人感到心如刀割的是家乡的小船,这里用“五湖”来代表家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本诗写于元末民初,作者游历至江西境内的鄱阳湖时,偶遇游子明的诗稿。作者读后有感,便写下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此诗前半部分描写自然景色的苍凉悲壮,后半部则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