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篮舆困局跧,三晨泥坂兀跻攀。
晚晴幸自垫江县,今雨奈何巾子山。
树色于人殊漠漠,云容怜我稍班班。
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

【注释】

①巾子山:在今四川资中县北,因山名。②篮舆困局(jú):形容路途艰难。局指局促、困窘。③兀跻攀:形容艰难险阻。④垫江县:在今四川垫江县,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⑤雪溪句:指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句。⑥乘兴:兴致,心情。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杜甫自成都出峡后,经梓州(今三台)、绵州(今绵阳)至夔州(今四川奉节)。此时杜甫已由初到夔州时的心情激愤转为较为平缓的心境,但诗人仍感到前途渺茫,心情抑郁,所以写下这首小诗。

首联写旅途艰辛。“百日篮舆困局跧”(百日的行李车困在山谷中),说明诗人在蜀地行旅困难。“三晨泥坂兀跻攀”写在崎岖山路中艰难的攀登,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

颔联写途中所见。“晚晴幸自垫江县,今雨奈何巾子山”,意即“幸好在垫江有住处,可这今天又下起雨来了。”这里用“幸自”、“奈何”等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幻无常的慨叹。颈联写旅途中所见景色。“树色于人殊漠漠,云容怜我稍班班”,意思是说:树影映在人的面上很模糊,而云彩却显得特别分明,仿佛在可怜我一样。这里以“殊”、“略”来突出云的可爱,表现出诗人乐观旷达的胸怀。尾联写诗人归心似箭,但又不能马上回家,只好作罢,只好作罢,只能怀着惆怅的心情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得很有情趣,它通过写自己旅途中的见闻感受,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洒脱之情和乐观旷达之心。诗虽短小,但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