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下钟声送客船,凌波挝鼓转沧湾。
横烟袅处鸡豚社,落日浓边橘柚山。
八表茫茫孤鸟去,万生扰扰一舟闲。
湖心行路平如镜,陆地风波却险艰。
社山放船
【注释】:社,社下,指社山下。凌波,指船在水上行驶的样子。挝鼓,击鼓。横烟袅处鸡豚社,指船经过一个祭祀的地方。落日浓边橘柚山,指船在黄昏时经过的橘子和柚子树丛中。万生扰扰一舟闲,指船在湖上航行,四周都是水,只有船在移动,其他一切都是静止的,所以感到万生扰扰。湖心行路平如镜,指湖心的水平静得就像镜子一样,陆地风波却险艰,指陆地上的路途崎岖难行。
赏析:诗人乘船经过社山下,听到远处传来钟声,看到船上击打着鼓,船在水面上行驶。他看到前面是祭祀的地方,那里有鸡豚社,还有落日映照下的橘柚山。船在湖上行驶,周围都是水,只有船在移动,其他一切都是静止的,所以感到万生扰扰一舟闲。船行到湖中央时,水面平静得就像镜子一样,而陆地上的路途崎岖难行。
社山即社岩山,在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二十里。《太平寰宇记》卷八三载:“(社岩山东南)有鸡豚社。”《舆地纪胜》卷七九载:“(社山)其下有鸡豚社。”《越绝书》卷八载:“(会稽)东有山焉,曰社山,上有鸡豚之祠。”此诗写于淳熙五年(1178)。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乘船游览社岩山的所见所闻。首句“社下钟声送客船”,点出时间、地点。钟声是报时的,说明此时正是中午时分;又因是游山,所以是送客船,说明这是游览的时间。次句“凌波挝鼓转沧湾”,写船在水面行进的情景,突出了船在水面上行驶。第三句“横烟袅处鸡豚社”,写船经过祭祀的地方,那里的活动是祭拜祖先的活动。第四句“落日浓边橘柚山”,写船经过橘柚树林,这里的橘柚树是生长在岸边的树木。第五句“八表茫茫孤鸟去”,描写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用“八表”形容视野广阔,无边无际;用“孤鸟去”来比喻自己孤单一人,远离家乡。第六句“万生扰扰一舟闲”,写船在水中行驶的情景,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静止不动,只有船在不停地移动,所以感到很孤单。最后一句“湖心行路平如镜,陆地风波却险艰”,写船行至湖中央,湖水平静如同明镜。然而到了陆地上后,道路就变得曲折难行。这两句既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也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游历社岩山的经历,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