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
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
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
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
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
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
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
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
【注释】
①纵敌:放走敌人。 ②荒哉:荒淫无度。 ③养虎:比喻纵容敌人,最终将给自己带来祸患。 ④梦:比喻想象或幻想。 ⑤梧桐、麋鹿:均为古代神话中仙兽,这里用以象征贤能之士。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诗中表达了对当时吴国灭亡的惋惜与哀叹,同时通过历史典故,对统治者的错误决策进行了深刻的批评。
首句“纵敌稽山祸已胎”,直接指出夫差因放纵敌人而招致亡国之祸。这里的“胎”字,形象地比喻了祸根已经埋下;次句“垂涎上国更荒哉”,则进一步揭露了夫差对中原地区垂涎三尺,却因贪婪而无度扩张,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覆灭。这两句通过对比,强烈讽刺了夫差的盲目扩张和贪心。
接下来的诗句,“不知养虎自遗患”,用“养虎”这一成语,寓意着统治者如果一味纵容敌人,最终只会自食其果,为害自身。“只道求鱼无后灾”,则是说那些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避免战争的人,往往忽视了真正的危机。这两联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批判,揭示了战争与扩张的严重后果。
最后四句“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则以梦境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吴国被灭亡的情景。“千龄只有忠臣恨”,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大臣被冤杀的遗憾和哀叹。“化作涛江雪浪堆”,则用壮丽的海浪来比喻忠臣们的悲壮牺牲,既显示了他们生前的高洁品质,也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忠诚至死的决心。
《题夫差庙》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统治者错误的决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之士的崇高敬意和深深哀痛。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