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车席帽各青春,花下骅骝一鬨尘。
离合飘零十霜露,咸阳客舍有诗人。
【注释】
- 毡车席帽:毡车,即毡车之车;席帽,即用席子做的帽子。青春,即年轻。
- 花下:指长安城中的花市或花坛。骅骝,骏马。一鬨尘,形容马跑得很快,尘土被扬起很高。
- 飘零:比喻离散、流落。十霜露,形容经历了许多岁月。
- 咸阳客舍:指诗人在长安的客居之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赵正之在其客居长安时的一首诗作。诗中通过对长安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毡车席帽各青春”,诗人以毡车和席帽作为意象,描绘了长安城的青春景象。毡车,象征着富贵和尊贵;席帽,则代表着平凡和朴素。两者的对比,使得长安城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颔联“花下骅骝一鬨尘”,描绘了长安城中繁华的景象。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花市或花坛,那里有骏马奔腾,尘土飞扬。这一景象与首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长安城的繁荣和喧嚣。
颈联“离合飘零十霜露,咸阳客舍有诗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重逢的感受。诗人感叹自己曾经经历过很多岁月的飘零,如今虽然身处咸阳客舍,却依然怀念着故乡和亲人。这一句诗既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