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碧丛丛四打围,烦将旧恨访黄鹂。
缬林霜后黄鹂少,须是愁红万点时。
山碧丛丛四打围,烦将旧恨访黄鹂。
缬林霜后黄鹂少,须是愁红万点时。
诗句释义
- 山碧丛丛四打围:描绘了山景,用“山碧”形容山的颜色,同时“丛丛四打围”形象地描述了群山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山峦叠嶂、绿意盎然的感觉。
- 烦将旧恨访黄鹂: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往事的怀念之情,用“烦将”表现了某种迫切的心情,而“访黄鹂”则暗示了寻找过去的美好记忆,同时也有希望借此抚慰自己的情感之意。
- 缬林霜后黄鹂少:通过“霜后”这一自然现象,衬托出季节的冷清和萧条,而“黄鹂少”则反映了一种生命力在严寒中的减弱或消减,也暗示了一种悲凉的情感。
- 须是愁红万点时:这里使用了“愁红”来表达作者的忧愁,而“万点时”则强调了这种忧愁如繁星般密集,遍布整个天际,形象地传达了作者心中无尽的忧愁和失落。
译文
山峦重叠,一片翠绿如同被四面围起,我在这里急切地想要寻找过去的记忆,就像追寻着黄鹂的叫声一样。但是,当霜雪覆盖了山林,那些曾经活泼的黄鹂如今已经变得稀少,仿佛是在告诉我,只有在万点愁绪弥漫的时刻,我才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首先,山峦的层层叠叠、翠绿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但紧接着诗人却转入对往事的回忆,这种转折不仅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诗人在平静外表下的挣扎与哀愁。
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霜雪后的黄鹂数量稀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中“须是愁红万点时”一句,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愁绪如同繁星点点,无处不在。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即通过自然的美来反观人的内心世界。
《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往昔记忆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无力感和孤独感。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