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栉栉万楼棚,圣代规模若化成。
如许金汤尚资盗,古来李绩胜长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并逐一分析。“京城”:即《登科后》中“十年憔悴到秦京”。京城:指长安(今西安)。

1.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大历二年(768)登第归乡时所作。当时作者任左拾遗,他以“圣代宗工”自许,认为朝廷的典章制度,如宫室建筑,应效法古代盛世。但当看到国家财政危机四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不禁感慨万端。诗中用“金汤”、“盗”、“长城”,讽刺了当时的权贵们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事,不思进取。

2.译文:在京城,我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宫殿楼台,就像栉栉万栋的高楼。圣代的典章制度,好像已经化为现实。如此宏伟壮丽的金汤之险地,还依赖盗贼来破坏它。古来李绩胜过万里长城。

赏析:这首诗写登科后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从京城长安回到故乡,面对壮丽的宫廷建筑,感慨颇多:自己虽然身居高位,却不如古人李绩建功立业,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诗中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之情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3.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前半部分写长安城的雄伟,后半部分写长安城的破败,前后形成强烈反差,使诗人的忧国之思得到充分表现。

4.“倚天栉栉万楼棚,圣代规模若化成。”这句诗的意思是:仰望天际,无数楼台栉比鳞次,像栉篦一般排列整齐,真是宏伟壮观啊!这两句描写的是京城长安的繁华景象。

5.“如许金汤尚资盗,古来李绩胜长城。”这句诗的意思是:这样庞大的城防工程还要依靠盗贼才能完成,自古以来李绩的功绩超过了万里长城。这两句写的是对国家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