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蝶萧骚草露漫,小家篱落闭荒寒。
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
译文: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蜂蝶萧骚草露漫,小家篱落闭荒寒。
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
注释:
- 至先兄:即李至先,作者的朋友,当时任监察御史。
- 诸园:指洛阳的牡丹花园。
- 萧骚:飘零的样子。
- 篱落:这里指的是院中的竹篱和木栅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朋友李至先游览洛阳牡丹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牡丹花的盛开、蜂蝶的飞舞、草上的露水等景象,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色天香牡丹的赞美之情。
首句“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点明了诗人和朋友游览牡丹园的目的。接下来两句“蜂蝶萧骚草露漫,小家篱落闭荒寒”则通过描绘牡丹园内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其中,“萧骚”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景;“草露”则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小家篱落”则让人联想到了牡丹园中的农家小院。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为后文的主题做好了铺垫。
第三句“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则是诗人对国色天香牡丹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只有站在栏杆上,手持蜡烛,才能够真正领略到牡丹的美丽。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这种感受源于他对牡丹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园内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宁静祥和的春日画卷。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充满了热情和期待,令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