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辛苦似天刑,刺手朱殷鬼质青。
休问扬荷涉江曲,只堪聊诵楚词听。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采菱时有感而发的即兴之作。
采菱辛苦似天刑,刺手朱殷鬼质青。
“采菱”,指采集菱角。古代以采摘菱角为一种劳役,故称“采菱”。
“刺手”,形容菱角的刺扎手。“朱殷”,红色。“鬼质青”,指菱角的外壳呈青色。这里用比喻手法,说菱角的刺就像红色的鬼魅一样让人感到疼痛。
“休问扬荷涉江曲”,意为不要再去询问那些在江中游泳的人如何采菱。“扬荷”指的是扬子江,即长江,因江水常绿而被称为“扬子”。“涉江曲”则是指渡过长江的曲折之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水中游泳采菱人的辛劳和艰辛的同情。
只堪聊诵楚词听,意为只能通过诵读楚辞来表达对采菱人的赞美和敬意。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文化特色。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采菱人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采菱人辛苦付出的深深敬意。首句“采菱辛苦似天刑”,用“天刑”来形容采菱人的辛苦,形象地描绘出采菱人如同遭受酷刑般的痛苦。次句“刺手朱殷鬼质青”,则进一步具体描绘了采菱人的辛苦,他们被菱角的刺扎到手,皮肤上留下了红色的印记,就像是鬼魅一般令人难以忍受。
第三句“休问扬荷涉江曲”,则是诗人对于采菱人艰辛生活的一种同情和理解。他不再去询问那些在江中游泳采菱的人是如何度过艰难生活的,而是选择用一种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看待他们的辛劳。最后一句“只堪聊诵楚词听”,则表明了诗人对于采菱人的一种赞赏和敬佩之情。他认为,只有通过诵读楚辞这种充满地方特色的诗歌形式,才能真正表达出对采菱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采菱人辛苦劳动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劳动者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