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麒麟翰墨林,当家手笔擅文心。
欲知万顷陂中意,但向三篇句里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手法和语言风格等进行赏析。
“天上麒麟翰墨林”,此联是写诗人对徐提举游石湖三绝的赞赏之情。天上麒麟比喻徐提举,翰林学士是文职官员之最,因此,用天上麒麟来形容他十分恰当。而翰墨林则指文人学士聚集之地,也暗含了诗人对徐提举身份地位的认同。
颔联“当家手笔擅文心”,承上启下,点出徐提举的才情。“当家”二字表明了徐提举在文坛的地位;“擅文心”则表明他的文笔精湛,有独到之处,这是诗人对他才华的赞美。
颈联“欲知万顷陂中意,但向三篇句里寻”,此联紧承首联而来,表达了诗人对徐提举作品的喜爱。“万顷陂”指的是西湖,因为西湖水波浩渺,一望无际,所以用万顷来形容它。“陂”字又指池塘。“陂”字不仅形容了西湖的辽阔,更暗示了徐提举的心胸宽广,胸有成竹,能将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并运用于自己的诗词创作之中。“但向三篇句里寻”一句,既指徐提举的诗词,也暗指徐提举的人品,因为只有胸襟开阔之人,方能写出如此气势恢宏的诗句。
【答案】
①天上麒麟:比喻徐提举(徐渭)。翰墨林:指文人学士聚集之地。②当家手笔:徐提举(徐渭)为文坛领袖。擅文心:
指其文才出众,有独到之处。③万顷陂:西湖。陂:池塘。④三篇句:三首七律。⑤赏析:徐渭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人。他在明中期以后,以诗文书画闻名于世,被称为“南徐北李”。他的作品多以泼辣豪放著称,与当时崇尚温柔敦厚的风气形成鲜明对照。他一生坎坷,曾两度被贬。他性格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因而遭到许多权贵的忌恨。但他却始终不肯低头折节,甘愿做一个布衣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