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阳作气再三衰,鼓竭之馀不支雨。
搴旗拔帜扫迹空,一点新凉破残暑。
飞蚊薨薨已无奇,蜻蜓翅净摩天嬉。
竹窗日暮转萧瑟,喜有促织鸣声悲。
【注释】
老阳:指夏日。作气:指太阳。衰:衰竭。鼓竭之馀不支雨:指太阳已到尽头,无法再支撑下一场大雨了。搴旗拔帜:比喻扫荡。破残暑:打破夏天的酷热。薨薨:蚊子发出的声音。无奇:没有奇特之处,指没有声响。摩天嬉:形容蜻蜓翅膀扇动时,仿佛要飞上天空似的。竹窗日暮转萧瑟:傍晚时分,竹子做成的窗户透进来的光线渐渐昏暗,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喜有促织鸣声悲:高兴之余,听到蟋蟀的叫声,让人感到悲伤。
【译文】
夏日的太阳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再也无法撑起一场暴雨了。
扫除了战场上的敌人,打破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一丝凉意。
蚊子的叫声没有了奇异之处,蜻蜓的翅膀似乎要飞上天一样。
竹窗外天色渐晚,传来阵阵凄厉的哀鸣,让人感到无比的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雨后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慨。首联“老阳作气再三衰,鼓竭之馀不支雨”,写太阳到了生命的尽头,连一场雨都打不倒它,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力顽强的感叹,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悟。颔联“搴旗拔帜扫迹空,一点新凉破残暑”,写扫除敌人,打破炎热,带来新的清凉,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结束、和平生活到来的期待和喜悦。颈联“飞蚊薨薨已无奇,蜻蜓翅净摩天嬉”,写蚊子不再飞舞,蜻蜓在天上游弋,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喜悦之情。尾联“竹窗日暮转萧瑟,喜有促织鸣声悲”,写傍晚时分,竹子做成的窗户透进来的光线渐渐昏暗,传来阵阵凄厉的哀鸣,表达了作者因生活中的困苦而感到的悲伤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