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塘枯鱼卧陆,小儿抱取不濡足。
昂藏赤鲩亦垂头,背负玄鳞三十六。
家人涤砧不辞劳,云有素书金错刀。
嗟予赎放岂徼福,忍把汝命供吾饕。
如今已脱张胡子,好上龙门饮湖水。
不然崛起载飞仙,切莫颠狂称长史。
【注释】
放鱼行:指《后赤壁赋》中的“放生”故事。
水落塘枯鱼卧陆,小儿抱取不濡足:水塘干涸了,大鱼躺在岸上,小孩抱着它却不湿脚。
昂藏赤鲩亦垂头,背负玄鳞三十六:雄健的红鲤鱼也低下了头,背上有三十六片黑亮亮的鳞片。
家人涤砧不辞劳,云有素书金错刀:家人洗砧子不辞辛劳,说有一张白纸写的字,是金错刀的图谱。
嗟予赎放岂徼福,忍把汝命供吾饕:可怜我赎放你们难道是为了求福吗?不忍心让你们被吃掉满足我的食欲。
如今已脱张胡子,好上龙门饮湖水:现在已经摆脱了姓张的厨师,可以去龙门喝清泉水了。
不然崛起载飞仙,切莫颠狂称长史:否则能一飞冲天变成神仙,千万不要像姓张的厨师那样狂妄自大。
【赏析】
此为东坡先生在黄州所作的一首词,以写渔父、钓翁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全词通过渔父之口,将作者与渔翁对比,表达出自己虽受屈辱,但仍保持节操、追求高远的人生志趣。
首句点明时间背景,写水塘干涸,大鱼伏在陆地上。接着描绘小儿子抱着大鱼不放,不肯放开的场景。然后写到家中人忙于洗刷砧板,表示他们勤劳朴实。最后一句则写出了渔父的豪迈之情,表明他并不贪图这些鱼能为他带来什么好处,只是出于对它们的怜悯和同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述了渔父与鱼之间的互动关系。这里用到了“昂藏”这一词语来形容大鱼,同时运用了“垂头”、“背负”、“三十六”等形容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姿态和形态。而“云有素书金错刀”则可能是渔父用来记录捕鱼经验的纸张或工具,这也体现了他对捕鱼技能的重视和热爱。
接下来几句中,作者通过与渔父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更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同时,他也强调了自己对名利的不屑一顾,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付出一切代价。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平凡的钓鱼者的形象,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上,更体现在他对于未来的憧憬和追求上。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首词还通过渔父的话语,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应该受到他人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他也强调了个人价值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多少,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这首词通过对渔父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一个勇敢、坚韧、自由、平等、正义的理想形象。它既体现了东坡先生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思考,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