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滩石如林,小滩石如蘖。
微生抛掷过,两桨砉将割。
一滩复一滩,食顷经七八。
崎岖幸脱免,已足凋鬓发。
我家五湖船,镜面贴天阔。
行迷勿浪远,归欤泛花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浮梁 - “浮梁”可能是诗中地点的名称或者某种特定的物体,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一种物品。
- 大滩石如林 - “大滩”和“小滩”是诗中提到的两个不同大小的水段,而“石如林”则形容这些水段中的石头密集如林。
- 微生抛掷过 - “微生”可能指的是水中的微小生物,“抛掷过”则形容它们在水面上飘动的景象。
- 两桨砉将割 - “两桨”是指船在水中划动时产生的声响,“砉将割”形容这种声响如同切割一样。
- 一滩复一滩 - 描述了从一个大水段过渡到另一个大水段的过程。
- 食顷经七八 - “食顷”是一个古代的时间单位,表示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经七八”则是说这个过程大概经过了七八个小时。
- 崎岖幸脱免 - “崎岖”可能指的是道路或水域的状况复杂,“脱免”则意味着成功避开了困难。
- 已足凋鬓发 - “已足”表示已经足够,而“凋鬓发”则形容经过长时间的航行后,头发已经变得花白。
- 我家五湖船,镜面贴天阔 - “我家”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家乡或家船,“五湖”是中国的一个湖泊群,而“镜面贴天阔”形容船面如同镜子一样平贴在广阔的天空下。
- 行迷勿浪远 - “行迷”指的是在旅途中迷失方向,“勿浪远”则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迷路而走得太远。
- 归欤泛花月 - “归欤”是古代的一种感叹词,表示回家的意思,“泛花月”则是指在夜晚赏花观月的悠闲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水上运输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船只往来、生物活动以及旅途中的艰辛与乐趣。诗中的“浮梁”、“微生”、“两桨”、“食顷”、“崎岖”、“我家五湖船”等关键词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而真实。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也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