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帝有下都,作镇此南国。
孤撑紫玉楼,横绝太霄碧。
晶荧砂窦红,夭矫泉绅白。
晴云无尽藏,竟日袅幽石。
诸峰三十五,离立侍傍侧。
会稽眇小哉,请议职方籍。
天都峰
维帝有下都,作镇此南国。
孤撑紫玉楼,横绝太霄碧。
晶荧砂窦红,夭矫泉绅白。
晴云无尽藏,竟日袅幽石。
诸峰三十五,离立侍傍侧。
会稽眇小哉,请议职方籍。
【注释】:
①维帝:天子。下都:指天子在南方的巡游。
②作镇:镇守。南国:指南方地区。
③孤撑:独自耸立。紫玉楼:用紫玉装饰的高楼。
④横绝世境:横绝于世外。
⑤晶荧:晶莹闪烁。
⑥砂窦:山间洞穴。
⑦夭矫:形容山势曲折蜿蜒。泉绅:泉水流动的样子。
⑧袅(niǎo):下垂貌。
⑨诸峰三十五:指浙江会稽、嵊县、新昌等地的群山。离立:各自站立在一边。
⑩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眇(miǎo)小:微小,微不足道。
【赏析】:
此为《登天都峰》诗之第二首。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浙江天都峰时所作,描绘了天都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登临此峰时的所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维帝有下都,作镇此南国。”这是诗人对天子巡游天都峰的情景进行了描绘。这里的“下都”指的是天子巡游南方地区的活动,而“作镇”则是表示天子在此地的统治和管理。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天子巡游天都峰这一活动的赞美之情。
“孤撑紫玉楼,横绝太霄碧。”这是诗人对天都峰壮丽景色的描绘。诗人将天都峰比作一座独立于云端的紫玉楼,其雄伟壮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同时,诗人还将天都峰横亘于天际,宛如一片碧绿的大海,给人以无限遐想。
“晶荧砂窦红,夭矫泉绅白。”这是诗人对天都峰周围环境的描述。诗人发现,天都峰周围的山峦之间,有许多晶莹闪烁的岩石,犹如宝石般熠熠生辉;而山间的溪流则像一条条细长的丝带,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银白色的光泽。这些美丽的景色让诗人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诗,更加增添了诗人对天都峰的喜爱之情。
“晴云无尽藏,竟日袅幽石。”这是诗人对天都峰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进行了描绘。诗人发现,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的云朵就会变得无穷无尽,仿佛是一块块飘浮在空中的彩布;而那些飘浮在空中的云朵,又会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给天都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些美景让诗人陶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诸峰三十五,离立侍傍侧。”这是诗人对天都峰上众多山峰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描述。诗人发现,天都峰周围共有三十五座山峰,它们各具特色,有的高大威猛,有的秀丽婉约。这些山峰相互依偎,仿佛是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会稽眇小哉,请议职方籍。”这是诗人对自己家乡会稽的感慨之言。诗人发现,天都峰如此壮丽,而自己家乡会稽却显得微不足道。于是,诗人向朝廷提议,希望朝廷能够重视会稽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这首诗通过对天都峰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魅力。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天都峰的雄伟、奇特、美丽等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天都峰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整首诗更具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