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学仙子,穷年卧岩扃。
煮石不得饱,秋鬓苍已星。
道逢紫霄翁,示我餐霞经。
采采晨之华,涤濯腐与腥。
向来役薪水,终然槁柴荆。
跪谢起再拜,飘飖蜕蝉轻。
飞升那敢学,倘许学长生。

诗句:抱瑟游孔门,岂识宫与商?古曲一再行,乃杂巴人倡。知音顾之笑,解弦为更张。归来掩关卧,冰炭交愁肠。平生桑濮手,未省歌虞唐。明发理朱丝,复登君子堂。遗音入三叹,山高水汤汤。

注释解释:

  1. 古风的意境与主题: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深山中的修行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主题。
  2. 关键词解析:空山学仙子,穷年卧岩扃 - 描述了诗人隐居修炼的生活状态;煮石不得饱,秋鬓苍已星 - 表达了长时间的孤独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3. 诗意解读: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展现了他在追求精神解脱过程中的困境及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4. 赏析:此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索和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通过对空山、岩扃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煮石不得饱”等诗句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译文:

抱着琴去拜访孔子的门徒,怎么会知道宫商角徵羽的旋律呢?古老的乐曲一再演奏,却掺杂了巴人的曲调。有知音的人听了会嘲笑,我只好放下琴弦来调整。回到屋里关门休息,内心充满了冰炭一般的忧愁。一生都在追求唱歌跳舞,却没有机会表达虞舜唐尧的才能。早晨起来整理好琴弦,再次来到君子的书房。那悠扬的余音让人三叹不已,高山流水般的情感难以言表。空山中学习仙女的姿质,长年累月地在山岩间闭关修炼。煮食石头无法获得满足,年岁已大白发已变白。遇见紫霄翁,教我餐霞经。采摘晨间的花露,洗涤身上的污浊与腥气。曾经为了生计奔波劳碌,最终只能枯坐在柴火旁。跪谢起身再拜谢,如同蜕去蝉壳般轻松自在。飞升不敢学,倘若许学长生。

赏析:

  1. 意象与象征:本诗通过”空山”、”岩扃”等意象,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独立,同时这些自然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超脱。
  2.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比“煮石不得饱”与“秋鬓苍已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困苦的无奈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3. 文化内涵:诗中的“道逢紫霄翁,示我餐霞经”可能寓意着一种对道家思想的借鉴和对仙道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4. 艺术特色:整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朴素的叙述风格,通过生动的自然场景描绘和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 历史背景:范成大的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当时政治环境复杂,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其作品往往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关切,这也是他诗歌中常带有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意义。
  6. 美学价值:从美学角度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