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山狠石双虎卧,斧迹鳞皴中凿破。
潭渊油油无敢唾,下有猛龙跧铁锁。
自从分流注石门,西州粳稻如黄云。
刲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
我昔官称劝农使,年年来激西江水。
成都火米不论钱,丝管相随看蚕市。
款门得得酹清尊,椒浆桂酒删膻荤。
妄欲一语神岂闻,更愿爱羊如爱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离堆行:此诗应为描述四川某地的地理特征或景观。”离堆”可能指的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地形,如一座山或河流旁的高地。”行”在这里可能是对这一地形的描述。
残山狠石双虎卧:”残山狠石”形容山石的险峻和破碎,而”双虎卧”则描绘了两座山峰仿佛两只虎般威猛且相互对峙的景象。
斧迹鳞皴中凿破:这里的”斧迹”和”鳞皴”都是用来形容岩石表面的纹理,如同被斧头砍过的痕迹,”凿破”则强调了这种地貌的形成过程。
潭渊油油无敢唾:描述了一个深潭,水清澈如油,让人不敢靠近。”唾”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靠近或尝试接触的意思。
下有猛龙跧铁锁:这里用”猛龙”比喻下方的某种强大的存在或危险的事物,而”跧铁锁”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存在紧紧锁住或控制着下方的情况。
自从分流注石门:这里的”分流”可能意味着水流分成几条支流,”注石门”则可能是指某座大坝或水库。
西州粳稻如黄云:”西州粳稻”可能是指某个以种植水稻而闻名的地区,”如黄云”则形容其丰收的景象如同黄云般壮观。
刲羊五万大作社:这里的”刲羊”是指宰杀羊的行为,”五万”可能是数量的表示,”大作社”则可能是指在特定节日或活动中进行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春秋伐鼓苍烟根:这句可能是在描述春秋时期的一种风俗,即在特定的季节里,人们会在山林中敲打鼓声以驱逐野兽,”苍烟根”可能是指山林中烟雾缭绕的地方。
我昔官称劝农使:这里的”劝农使”可能是指负责农业事务的官员,”我昔”则是作者自指。
年年来激西江水:这句话可能是指作者每年都会参与或见证西江(长江的上游)的水流,”激”可能是指引导、激励的意思。
成都火米不论钱:这句可能是在描述成都地区的一种饮食习惯,即用火来烹饪大米,而不是使用金钱购买食物。
丝管相随看蚕市:这里的”丝管”可能是指丝绸和乐器等物品,”相随”表示跟随、伴随,”看蚕市”则是指观看养蚕的场景。
款门得得酹清尊:这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礼仪行为,即向对方敬酒以示敬意,”款门”是指敲门的意思,”得得”可能是形容动作的轻盈或节奏感,”酹清尊”则是指将酒酹在地上以示尊敬。
椒浆桂酒删膻荤:这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调味酒的制作方法,即用花椒和桂皮等香料浸泡而成的酒,”删除”是去除的意思,”膻荤”可能是指肉类或其他带有腥膻味的食物。
妄欲一语神岂闻:这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愿望或想法,但认为这种想法太浅薄,不值得听取。
更愿爱羊如爱人:这句可能是作者对于动物的爱护,就像对待人一样,表达了对羊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