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岭南鞭春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注释:
- 岭南鞭春:指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以驱邪迎春为主题。
-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描述了岭南春天的景象,有奇异的鸟类叫声仿佛是在召唤鬼魂,而猿猴站立时的姿态则像人一样。
- 蛮商通海舶: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商人经常往来于海上。
- 渔户杂江滨:描述了渔民们在江边劳作的情景。
- 尚有鞭牛扑:尽管有各种活动,但仍有人在使用鞭子打牛,表示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地区春季的独特景观和文化特色。首句“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点明了诗人离开湖上赏月之地已经三回,而这次又来到了岭南地区。次句通过“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进一步描绘了岭南春天的景象,既有奇异的鸟叫声,也有栩栩如生的猿猴形象。第三句“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展现了岭南地区与海洋、江河相关的商贸和渔业生活。最后两句“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岭南春季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