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有天险,双台千仞岗。
眼宽知世窄,皇极便神伤。
惨澹诸峰立,萦纡一水长。
振衣怀古罢,新句入斜阳。

【注释】

登钓台:诗人登上钓台,凭高临眺,有感而作。

天险:自然形成的地势险要之地。

双台:指钓鱼台,位于今河南驻马店市西,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垂钓而得名。一说是东晋王献之与谢安、孙盛等在山南会聚,筑土为台,后人称之为王谢台。

千仞岗:高耸入云的山峰。

眼宽知世窄:意谓眼界开阔时,能洞察世事的艰难;反之,则容易囿于一己之见。

皇极:古代哲学概念,指帝王所居的最高境界或最高权力。

神伤:心神不安,悲伤。

惨澹:凄凉冷落。

萦纡:曲折迂回。

新句:新创之词句。

【译文】

此地自然形势险要,双台巍峨高峻入云。

眼界广阔才能了解世态,皇帝的权力使人伤心。

群峰凄清萧瑟矗立,一条溪水绕台蜿蜒流淌。

我振衣长啸罢怀古之情,夕阳下新诗成章。

【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所作,是一首咏史抒怀诗。此诗首联写景叙事,颔联议论抒情,颈联写景抒情,尾联写景抒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题“登钓台”,即登上了钓鱼台,也就是现在的驻马店市西的钓鱼台。诗人以“此地有天险,双台千仞岗”起兴,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诗人用“天险”“双台”“千仞”等形象的词语,把钓鱼台的雄伟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联“眼宽知世窄,皇极便神伤。”意思是说只有心胸宽广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世事的艰险,只有真正了解皇权的人,才会感到惆怅和忧伤。这里诗人运用反衬手法,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种修辞手法叫做正衬和倒衬。所谓正衬,就是在描写事物时正面着笔,用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倒衬则是从反面着笔,通过间接或曲折的方式来表现事物。在这里,诗人通过反衬手法来表达他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第三联“惨澹诸峰立,萦纡一水长。”意思是说荒凉冷清的群山耸立不群峰苍茫;曲折蜿蜒的流水悠扬不尽。这里的“惨澹”“萦纡”都是形容词语,用以形容群山和流水的景色。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来形容群山和流水的景象,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第四联“振衣怀古罢,新句入斜阳。”意思是说整理好衣冠准备去怀古(指去游览历史遗迹),夕阳下新作的诗句已经写完。这里的“振衣”是指整理好衣冠准备出发的意思;“怀古”是指游览历史遗迹、缅怀先烈之意。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他要去参观游览历史遗迹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心中郁积已久的忧愁和感慨。最后一句中的“新句”指的是诗人刚刚写下的诗篇,而“入斜阳”则意味着这首诗是在傍晚时分完成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钓鱼台的美景以及诗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担忧和忧虑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