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歉岁减繁华,萧索专城未足夸。
柳色向秋迎使馆,水声终夜救田车。
丘山在负思朝寄,毫发经心愧道家。
不似桐庐人事少,子陵台畔乐无涯。

【诗句】

吴门歉岁减繁华,萧索专城未足夸。柳色向秋迎使馆,水声终夜救田车。丘山在负思朝寄,毫发经心愧道家。不似桐庐人事少,子陵台畔乐无涯。

【译文】
在吴门,因岁歉而少了繁华,城中萧条,不足以夸耀。秋天到来时,柳树的颜色迎接着各国的使团,夜晚则有清澈的水流来解救农田的车马。我思念着朝廷,忧心忡忡;心中充满了愧疚,因为自己不能像道家一样洒脱自在。不像桐庐,那里的人和事少了许多,我可以在子陵台上尽情地享乐无边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面对国家危机、社会动荡、个人失意的情况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首联”吴门歉岁减繁华,萧索专城未足夸。”描述了吴门因年歉导致城市萧条,缺乏繁华的景象。”萧索”一词描绘出城市的寂静和萧条,与“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用“未足夸”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

颔联”柳色向秋迎使馆,水声终夜救田车。”则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看到秋天来临,柳树的颜色也变得暗淡,这可能是因为秋季的到来使得树叶脱落,失去了颜色。同时,他还看到夜晚的水声,这可能是由于农田需要灌溉,或者是河水在夜间的流动。这两个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和平缓的感觉,与前文的“萧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颈联”丘山在负思朝寄,毫发经心愧道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深深忧虑和愧疚。”丘山在负”指的是他背负着沉重的责任,”朝寄”可能是指他的官职或是他的职责。他感到深深的愧疚是因为他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能够保护国家和人民。

尾联”不似桐庐人事少,子陵台畔乐无涯。”则是诗人对桐庐的赞美和向往。桐庐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们在那里的生活相对简单,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希望过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的愿望和理想。同时,他也在子陵台畔找到了快乐,这种快乐是没有尽头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他既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和忧虑,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