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
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
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注释:“炎蒸”意为炎热,“寒”指寒冷。此处表达一种从酷热到清凉的过渡)

译文:在炎热的天气里无处躲避,突然这个地方变得凉爽起来。

  1. 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注释:“松砌”和“石房”可能是指建筑特色或自然景观,“禅自安”表示内心的宁静)

译文:在松树覆盖的台阶上行走没有尽头,石制的房屋中感到内心安宁。

  1.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注释:“鸳鸯”和“蝙蝠”在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生物或象征物)

译文:鸳鸯在秋天的池塘里游动,蝙蝠在傍晚的庭院里飞翔。

  1. 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注释:这里的“衡茅”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登眺”表示站在高处远望)

译文:登上高处远眺可以看到农舍,但那些简陋的茅草屋似乎还没有完全建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从炎热到凉爽、由外向内逐渐找到心灵宁静的画面。诗中通过对比“炎蒸无处避”和“此地忽如寒”,以及描述“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展现了一种从外在环境的剧烈变化到内心世界的平和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冷暖变化,更是情感和心境的升华。

诗中的自然景观——鸳鸯、蝙蝠和稻田、小房子等,都富有象征意义。这些元素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例如,鸳鸯在秋池的悠游、蝙蝠在晚庭的飞行,都可能象征着诗人在忙碌和喧嚣之外找到了一份宁静与和谐。而最后提到“衡茅未完”,则可能暗示尽管生活简朴,但诗人的精神追求并未停歇,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