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望城下,迢遥知几寻。
湖光隐隐见,多碍柳烟深。
注释:登上望湖台,远望城下,远远的距离,我不知有几许。湖水的景色隐约可见,多被柳树的烟雾所遮挡。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的诗。诗人站在望湖台上,眺望远方,只见远处的城市轮廓隐约可见,而湖面上却笼罩着浓雾,使得整个城市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几座高楼。这种情景让诗人感到既新奇又感慨。
第一句“台上望城下”,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下方的城市。这里的“城”指的是杭州城。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这个场景描绘得生动形象。他不仅看到了城市的轮廓,还感受到了那种距离感和距离所带来的美感。
第二句“迢遥知几寻”,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城市的感受。这里的“迢遥”表示遥远和难以捉摸,而“几寻”则表示距离的远近。诗人通过对这两个词的使用,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敬畏之情。他意识到这座城市虽然离他很远,但他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魅力和魅力,这让他感到惊讶和自豪。
第三句“湖光隐隐见”,描绘了诗人眼中看到的湖面景象。这里的“湖光”指的是湖水反射的光,而“隐隐”则表示模糊和不清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湖泊的欣赏和感受。他看到了湖水在远处模糊的景象,但当他仔细观察时,却发现湖面的景色如此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第四句“多碍柳烟深”,描述了柳树给湖面带来的阴影。这里的“柳烟”指的是柳树的影子和烟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而“深”则表示深远和深邃。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他看到了柳树在湖边的倒影,以及它们给整个画面带来的深度和层次感。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城市和湖泊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哲理,即距离感和距离所带来的美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美丽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