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分陜惜别难,缓听长吟速行酒。
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
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
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
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
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
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
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
寄言道路如采诗,但问樵夫与田叟。

这首诗是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之作,诗人在欧阳永叔韵的基础上,表达了对祖龙的不舍和祝愿。

第一句“史君分陕惜别难”,诗人以“分陕”为题,表达了对祖龙离开陕西的不舍之情。这里的“分陕”指的是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将全国划分为10道,其中9道由王公贵族担任节度使,而第10道由李靖(字药师)出任,因此得名“分陕”。这里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祖龙离去的不舍。

第二句“缓听长吟速行酒”,诗人在这里用“长吟”和“速行酒”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祖龙离去时的情境。诗人希望祖龙能在离去前,好好品味一下这杯酒,感受一下这一片土地的气息。这里的“缓听”、“长吟”和“速行酒”都是形容祖龙的动作,展现了祖龙的性格特点。

第三句“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诗人通过描绘祖龙离开后的地理环境,表达了对祖龙的祝愿。这里的“荆山”和“黄河”分别代表了祖龙的家乡和故乡,而“封疆”则象征着祖龙所掌握的权力和地位。诗人希望祖龙能在自己的领导下,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第四句“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诗人用“往来无穷”和“衮衮轮蹄”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交通发达时的景象。这里的“西复东”指的是四面八方,而“衮衮轮蹄”则形容了繁忙的交通景象。诗人希望祖龙在这片土地上,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名利。

第五句“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诗人用“甘棠”比喻祖龙在陕西的政绩,表达了对祖龙的期望。这里的“甘棠”是指秦穆公时期的良臣百里奚,他的功绩被后人歌颂,成为了后世的楷模。诗人希望祖龙在陕西的政绩也能像百里奚一样,被后人传颂。然而,诗人也担心祖龙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初衷和原则。

第六句“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诗人用“遗爱”、“声诗”两个词语,表达了对祖龙的赞美和祝愿。这里的“遗爱”指的是祖龙在陕西留下的恩惠和影响,而“声诗”则是指祖龙的诗歌作品。诗人希望祖龙的诗歌能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第七句“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诗人用“择之”和“新硎”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祖龙在陕西的工作成果。这里的“择之地、刃”指的是祖龙在陕西的治理措施,而“新硎”则表示这些措施如同新磨的刀剑一样锋利。诗人希望祖龙在陕西的工作能取得显著的成果。然而,诗人也担心祖龙在追求政绩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了自己的初心和原则。

第八句“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诗人用“胸中蕴蓄”、“术业”两个词语,表达了对祖龙的赞赏和祝愿。这里的“胸中蕴蓄”指的是祖龙的才能和智慧,而“术业”则指祖龙的学业和事业。诗人希望祖龙在陕西的工作能取得显著的成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两句“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近世”指的是当今社会,“厨传”(厨师)和“箕斗”(古代的计量单位)都是用来比喻名誉和利益的工具。诗人在这里批评了一些人只关注名利而忽视真正的才能和品德。诗人希望祖龙在陕西的工作能取得显著的成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