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纳清景,为吏似闲居。
佳客迹频到,主人心自虚。
琴尊良有助,时命固无如。
喧静何能必,中恬乐有馀。

【注释】

“李太博”:即李纲,字伯纪,南宋抗金名将。

“静胜轩”:指李纲的居所,取意于王维《酬张少府》诗:“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开轩纳清景”:推开窗户,迎接清新秀丽的景色。

“为吏”:做官,这里指李纲担任官吏。

“似闲居”:就像在闲居一样。

“琴尊良有助”:弹琴饮酒很有助于陶冶性情。

“时命固无如”:时机和命运本来就无法预测。

“喧静何能必”:喧闹和宁静哪能一定呢?

“中恬乐有馀”:内心平静快乐有余。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李太博的静胜轩上所作,表达了对李太博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首联两句开门见山,写自己来到静胜轩后的感受。“开轩纳清景”,推开窗子迎来清新秀丽的景色。这一句是说,自己来到李太博的静胜轩后,心情舒畅,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而作为官吏的李太博,却似乎在悠闲地过着一种超然的生活,与外界无关。这两句诗既点出了自己的感受,也写出了李太博的高洁品格。

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李太博的高洁品质。“佳客迹频到”,这里的“佳客”可以理解为高雅之士或贤能之士。他们频繁造访,表明他们对李太博的敬仰之情。而“主人心自虚”,则是说面对这些来访的朋友,李太博总是以谦虚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高尚的品德和豁达的襟怀,正是诗人所赞赏和钦佩的。

颈联两句则从侧面描写了李太博的高尚品格。“琴尊良有助”,弹奏琴瑟、品味美酒确实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感到愉悦;但李太博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并非因为琴尊本身,而是因为他自身的高尚品质。因此,这两句诗也可以理解为:李太博之所以能够在喧嚣的官场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是因为他有一颗高尚的心灵。而这种高尚的品质,又使他得以享受琴尊带来的愉悦。

尾联两句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和总结。“时命固无如”,既然时机和命运都无法预料,那么喧闹和宁静又有什么必然性呢?这里的“时命”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命运或境遇,也可以理解为时代的形势或趋势。而“喧静何能必”则是说,无论是喧闹还是宁静,都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没有必然性可言。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而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又是最为宝贵的。这一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李太博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也启示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