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高楼暑气回,荷香细逐水风来。
翠蛾细袖歌声远,绿野苍山醉眼开。
羁客秋怀追屈宋,主人交义继陈雷。
他年林下相逢去,诗酒何妨许重陪。
【注释】
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在安徽北部。元太守:指元好问,他在宿州任知府时。北楼:官署中的楼阁。席上:宴席上。
七月:农历七月,夏季。高楼:高大的楼宇。暑气:炎热的气候。回:转回。水风:水面吹来的微风。细逐:轻轻跟随。
翠蛾:形容女子眉毛颜色青翠如眉黛。细袖:薄而柔软的袖子。歌声远:歌声悠扬传得很远。绿野:广阔的郊外。苍山:青色的山。醉眼:酒醉的眼睛。开:睁开。
羁客:被贬谪在外的人。屈宋:屈原和宋玉,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追:追忆。交义:交往之义。继:继承。陈雷:指春秋时鲁国大夫陈子亢和齐国大夫晏婴,二人都曾以直言劝谏为国分忧。
他年:来年。林下相逢:在树林之下相遇。林:树木聚集的地方。重陪:再次陪伴。何妨:怎么可以。许:希望,愿。
【赏析】
此诗是元好问在宿州任知府时,于七月份与客人一起登楼赏景,作此记之。
首联写诗人登高临眺,观赏夏日胜景,并感受着清凉宜人的晚风习习,使人感到舒适惬意。“荷香”二句写楼中景色,荷花散发着清香,水波随风轻轻荡漾。两句一写人,一写物,相得益彰;“翠蛾”、“歌”则烘托出楼中雅集的欢快气氛。
颔联写楼中雅集的盛况。“翠蛾”二句写楼中歌舞,歌声飘荡在远处,美景令人陶醉,人们沉醉在美色佳景之中,不觉天色已晚,于是纷纷离开宴席,各自归去。
颈联写宴会结束以后的情景。“羁客”二句写诗人感慨自己在异乡漂泊,怀念友人之间的情谊。同时,诗人又感叹友人的才华出众,能以直率的语言劝谏国君,为国家分忧解难。
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他年”二句写诗人期望在来年秋天,与友人在树林之下再次欢聚一堂,畅谈诗文,共同欣赏美丽的风景。最后,诗人用“何妨”一词作结,表达了他对这次聚会的美好期待以及愿意再次陪同朋友的愿望。
全诗意境优美、抒情细腻、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充分展示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高雅情怀和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