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渠日夜流,利厚争所起。
先生坐东亭,立法书在纸。
老农到今守,后来谁敢毁。
斯人不可见,空听竹间水。
贻溪怀古十篇濯缨亭
二渠日夜流,利厚争所起。
先生坐东亭,立法书在纸。
老农到今守,后来谁敢毁。
斯人不可见,空听竹间水。
译文:
两个渠道日夜不停地流动着清澈的水,水流带来的利益丰厚得让人们争相争夺。
先生坐在东亭中,制定法律和规章,这些法典都写在纸上。
年老的农夫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之后的人谁也不敢去破坏这里的美好。
这样的人物已经无法见到了,只能听到竹林间的潺潺流水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两条大渠日夜不停地流淌着清澈的水,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用水充足,生活条件优越。
后四句则转向历史人物的描述。诗人以“先生”自居,表示出自己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他在这里制定法律、规章,保护这片土地,让后人得以继续繁衍生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年迈农夫的敬意,他们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最后两句则是对先贤的追忆与怀念。诗人感叹这样的人物已然无法见到,只能通过聆听竹间流水的声音来感受他们的智慧与精神。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先贤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先贤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