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情况少人知,正值钟声约束时。
清坐更无人共话,挑灯来看菊潭诗。
【注释】
丙午: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农历七月七日。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夜,相传牛郎织女相会之时,人们于此时进行乞巧活动。
客中:指在外地作客之人。人知:人皆知晓。
钟声约束:形容时间紧迫,如钟声催促一般。
挑灯来看菊潭诗:挑亮灯来观看“菊潭”的诗句。
【译文】
丙午年七夕节过后的一个晚上到达松江塔下
客居他乡情况少人知晓,正值钟声约束时。
清静坐定更没有人可以共语,我挑亮灯光来观赏菊花潭的诗篇。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元丰八年(1085)七月七日过七夕节后所作。首句“丙午七夕后一日晚抵松江”,是说自己刚从苏州来到松江。诗人因思念妻子而来到松江,又逢七夕佳节,故以“客中情”起兴,引出下面的诗句。“客中情况少人知”,是说自己独身在外,无人知道,只有妻子知道;“正值钟声约束时”,是说正好是点卯上工的时刻;“清坐更无人共话”,是说独自一人坐着,也没有人能和自己交谈。“挑灯来看菊潭诗”,是说自己独自挑亮灯火来欣赏“菊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开头二句写自己客居苏州,独自赏菊,与亲人相隔千里,无法团聚,只能通过点卯上工来打发时间。三、四两句写自己一人孤坐,没有人可以交谈,只得独自赏菊。最后两句写自己独自点亮灯火来欣赏《菊潭》的诗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情感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