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无一云,地净无一尘。
十六月圆满,皎皎白玉轮。
古今同此月,照破世间人。
夜久方浴出,露坐风满襟。
清影入窗户,聊足尉我心。
所欠一樽酒,所乏一张琴。
如此好月色,惜乎在海滨。
痴儿官事了,空自疲精神。
不得赏新月,酬酢相与频。
今宵诗兴动,狂吟渔溪民。
独对犹复尔,况逢亲共宾。

赏月

天净无一云,地净无一尘。十六月圆满,皎皎白玉轮。古今同此月,照破世间人。夜久方浴出,露坐风满襟。清影入窗户,聊足尉我心。

注释:

  • 天净无一云:天空中的云彩极少,显得非常清澈。
  • 地净无一尘:大地干净,没有一点灰尘。
  • 十六月:月亮出现在第16天。
  • 皎皎白玉轮:形容月亮明亮如洁白的白玉。
  • 古今同此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月亮都是相同的。
  • 照破世间人:月亮的光芒穿透了整个世界。
  • 夜久方浴出:经过长时间的夜晚之后,人才从睡梦中醒来。
  • 露坐风满襟:坐在露水中,被风吹得衣服都湿透了。
  • 清影入窗户:月亮的清晖映照在窗户上。
  • 聊足尉我心:聊以慰藉我的心。
  • 所欠一樽酒:缺少一杯酒来庆祝。
  • 所乏一张琴:缺少一张琴来伴奏。
  • 如此好月色:这样的月光真是太美了。
  • 惜乎在海滨:可惜这美好的月色只存在于海边。
  • 痴儿官事了:那个痴子(指诗人自己)的公务终于结束了。
  • 空自疲精神:徒然让自己感到疲劳。
  • 不得赏新月:未能欣赏到新的月亮。
  • 酬酢相与频:应酬频繁。
  • 今宵诗兴动:今晚诗情被激发出来了。
  • 狂吟渔溪民:大声朗诵《渔父》这首古风诗歌。
  • 独对犹复尔:独自对着月亮时还如此。
  • 况逢亲共宾:更何况与亲人一同欢聚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写于他任荆州长史期间的一个夜晚。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自己的感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个清澈的天空和一个干净的地面,突出了月亮的完美无瑕。接着,他用“十六月”这一特殊日子来强调月亮的美丽和稀有,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震撼。然后,诗人将月亮比喻为明亮的白玉轮,进一步强调了其美丽。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长时间夜晚后才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的生活因为公务而变得疲惫。

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享受到新月之夜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仕途不顺和个人情感的失落。他在独自面对月亮时仍然感受到了它的美丽,而与亲人相聚时,更是觉得幸福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友情和家人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